关于生肖牛的诗歌
牛在生肖系列中占第二位,可是贡献应数第一位,它不但能拉犁耕田,还能驾辕拉车,吃的是青草,挤出的是牛乳。辛苦一生,最后筋肉成美味,皮革多方用,角骨制工具。在生肖动物中,应该说牛对人类贡献最大。诗人们历来以牛作为勤劳、简朴、和顺的象征,因此古代咏牛的诗歌不少。内容主要是歌颂牛的勤劳奉献精神,也有一些诗作是为它一生辛苦的命运面鸣不平。
《诗经》里有一篇最早的咏牛诗,是以羊结伴,借以讽刺那些不劳而食的贵族老爷。下面是《小雅・鸿雁之什・无羊》的前两章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尔羊来思,其角濈濈。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餱。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诗的大意是说:谁说你家没羊?一群有三百多只。谁说你家没牛?七尺高的大牛就有八九十。你的羊群到来时,羊角一齐簇集。你的牛群到来时,牛耳扇动很得意。有的下了小山丘,有的池边把水喝,有的体息,有的撤泼。你的牧人多辛苦,披着衣戴斗笠,自己带着干粮吃。牛羊毛色三十种,就是祭神也该满足。这虽然是三千年前的诗篇,那种生动的形象仍在眼前
《诗经》里的牛是活生生的动物,而隋代柳謦(542-610)却写了一首《咏死牛诗》,为牛作出低沉的挽词
一朝辞绀簦,千里别黄河。对衣徒下泣,扣角讵闻歌。、
柳謦字顾言,襄阳人。起初在梁朝为官,梁亡入隋,担任晋王的谘议参军。后任东宫学士,与太子杨广感情很好,杨广即位成为隋炀帝,就拜他为秘书监。大业六(610)随同炀帝游江都时,在途中病故,于是他也成为“死牛”。
他这一首是五言古体诗,头两句点题:这牛终于辞别了人间风雨,离开了千里黄河,令人非常遗憾。后面两句引用典故,采取双关语,上句蕴含“牛衣对泣”之典,又可理解为见到牛衣,而牛却不在,徒然使人下泪;末句也是如此,既蕴含古代宁戚“扣角而歌”之典,又可理解为即使敲击牛角,牛如何能听到歌声呢,一种惋惜之情,跃然纸上。这首诗可说是体裁特别,独具一格。
到了唐代,吟牛的诗多了起来,从不同角度切入,使人目不暇接。有一位作者许圉师,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他的孙女许紫烟(一名许萱)是诗人李白的妻子。他写过一首关于牛的“应制”诗,就是应皇帝之命来写的,既然是应制诗,当然以歌功颂德、祝祷吉祥为主。许师《咏牛应制》内容是
逸足不同骥,奇毛自偶麟。欲知桃花迹远,云影入天津。
诗的大意是说:这头牛能跑得像骏马那样的快,毛色又像麟一般的华丽。如要问它的行迹能有多远,告诉你吧,其光彩可以随云上达银河。诗中对此牛的赞誉,极尽夸张之能事。虽然是短短的四句应制诗,因是遵皇帝之命而作,故句句用典,紧紧扣牛,还显得富丽堂皇。
与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的李峤(644-713),也写过一首《牛》诗,因为他是自由创作,不是应制,所以开展得比较大。此诗为五言律诗,几平句句用典,说明牛在社会发展中的功用
齐歌初入相,燕阵早横功。欲向桃林下,先过梓树中。
在吴频喘月,奔梦屡惊风。不用五丁士,如何九折通。
此诗首句“齐歌”,用春秋时宁戚叩牛角唱歌而被齐公所赏识的佳话;下句“燕阵”,是说后来田单设火牛阵大破燕军,恢复齐国,建立历史功勋之事:牛在这些历史事件中担任了重要角色。“桃林”句是用周武王放牛于桃林之野的典故:“梓树”句用秦文公伐梓树时,树里跑出一头公牛的传说。下面引“吴牛喘月”这一成语,因吴地气温高,水牛尤其怕热,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常常卧地望月而喘。“奔梦”故事见于刘义庆《幽冥录》:王华有条牛老了,有一天牛托梦给他,说拉车时载两个人还可以,超过了就会累死。可是王华不以为意,后来他与三人同坐牛车,回家时牛果然累死了。末尾两句说,如果不是蜀王命五丁力士开通蜀道,迎接秦国的金牛,那蜀秦之间九折坂如何能够通过?诗里句句讲牛,却没有出现一个“牛”字,真不简单!
元结(719-772)的牛诗,头一句里就有“牛”,问人家把牛牵到哪里去?回答是去耕城东的田
将牛何处去?耕彼故城东。相伴有田父,相欢惟牧童。
元结字次山,号漫郎、聱叟,河南(今洛阳)人,曾任道州刺史。此诗是五言绝句,主要描写人牛相依的农耕生活:与牛相伴的只有农夫,与牛相欢的只有牧童,寥寥四句,明白如话,却勾物出恬静安详的乡村景象。
白居易(772-846)有一首古体诗,题为《官牛》,极力刻画牛拉重车那种辛苦
官牛官牛驾官车,浐水岸边驱載沙。一石沙,几斤重,朝载暮栽将何用?载向五门官道西,绿槐阴下铺沙堤。昨来新拜右丞相,恐怕泥涂污马蹄。右丞相,马蹄蹋沙虽净洁,牛领牵车欲流血。右丞相,但能济人治国调阴阳,官牛领穿亦无妨。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华州下邽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一生写诗很多,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最著名的作品有《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等。他的诗在当时反响巨大,去世后唐宣宗称他为“诗仙”,还写诗夸奖他:“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 怆然。”
白居易这首杂言古风,一开始突然提出问题,官牛拉着官车,在浐水岸边载沙,一车沙有几斤重?一车沙至少上千斤!早上拉,晚上拉,牛如此费力地拉车做什么?原来是运沙官通铺官道又为了什么?原来昨天オ有人官拜右丞相,怕官道上泥巴弄脏了他的马蹄。可见这位新官是何等威风,何等豪气、何等不惜民力、畜力!右丞相,你的马蹄倒是干浄了,可知牛的颈磨穿,都快要流血了!右丞相,你若能安顿好人民,治理好国家,摆一摆谱,即使官牛为你磨穿颈皮,也是值得的,到头来事
实又如何呢?这真是一篇以通俗易懂的诗语,声讨那些昏官檄文,将之鞭挞得入木三分!
同一时期的刘叉,干脆代表牛来说话了。此人以“任侠“着称,喜欢评论时人,因家境比较贫困,曾做过韩愈的门客,后齐鲁,不知所终。他的诗题为《代牛言》,也就是做牛的代言人。
渴饮颕川水,饥喘吴门月。黄金如可种,我力终不歌!
这一首入声韵的五言绝句,大意是牛渴了喝颍河之水,饿了曾经对着月亮发喘。但我老牛绝不是贪图吃喝的懒家伙,如果黄金可以种植,我一定会像种稻那样耕耘不止。这种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牛的心里话,表现牛那种勤劳忠实和任劳任怨的态度实在令人感佩。
五代时期南唐中主李璟的乐部班头,名叫李家明。有一年夏天,李璟看见一条牛躺在树荫下乘凉,便笑着说:这牛还
怕热呀!李家明立即担任牛的代言人,做了一首《咏卧牛》的诗。
曾遭宁戚鞭敲角,又被田单火燎身。闲向斜阳嚼枯草,近来问喘为无人。
这首七言绝句,开头两句说牛曾经伴随两位名人建功立业,一是宁戚叩牛角而歌,二是田单布火牛阵。后面两句话锋一转,说咱家卧斜阳,淡嚼枯草,怎么没见问我喘的人呢?这里用的典故是邴吉问喘牛之事。邴吉是西汉丞相,非常贤能,有一次外出巡查,遇到民间发生械斗事件,有死有伤,邴吉却毫不过问,随从的觉得有点奇怪。邴吉再往前走,遇到有人追上逃跑的牛,那牛不住地喘息,吐出舌头。邴吉见了,连忙下车去问:这牛跑了几里路,怎么这样怕热?随从更觉得奇怪,向他请教。邴吉说:老百姓相互杀伤,这是长安令、京兆尹的职责,由他们处理就行了。丞相要关心的是乾坤大事,时令是否正常,会不会影响农业生产。现在是春天还不很热,如果牛没走多远就受热喘息,就意味着气候不合节令,担心会伤害全国百姓的生计,因此我要问这事。随从这才心悦诚服,明白了大首长应该抓大事。诗中引用这个故事,意存讥刺:南唐有没有像邴吉那样的贤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