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猪的诗歌

江苏作家王美春指出:古代诗歌中最早涉及猪的诗,《诗经》有4首,《楚辞》有2首。《诗经・小雅・渐渐之石》里“有豕白蹄,烝涉波矣”,应当是野猪;而《大雅・公刘》里“执于牢,酌之用匏”,既然猪被人从猪牢里捉出来,可见这已经是家猪了。

古诗咏猪,常常与羊搭配,反映出彼时彼地的风土人情。如北朝民歌《木兰诗》“小弟闻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宋秦观《雷阳书事》“一笛一腰鼓,鸣声甚悲凉。借问此何为,居人朝送殇。出郭披莽苍,磨刀向猪羊”;苏铽《送刘道原归觐南康》的诗句“定将文牍置膝上,喜动邻里烹猪羊”等等。当然猪也与其他肉食搭配,如陆游《游山西村》“莫嫌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与鸡搭配;范成大《祭灶词》“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饼团”,与鱼搭配。写活猪的诗句,有唐王绩《田家三首》“小池聊养鸭,闲田且牧猪”与《蒂记室收过庄见寻率题古意以赠》“尝学公孙弘,策杖牧群猪。”

古诗咏猪,有时实为咏人。代表作当数唐代无名氏的七言绝句《选人歌》:“今年选数恰相当,都由座主无文章。案后一腔冻猪肉,所以名为姜侍郎。”这首七言俳谐诗,录自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三,是当时参加铨叙考试的人,讥刺糊涂的主考官“姜侍郎”之作。意思说此人冰冷僵硬,是一块毫无学识的冻猪肉。书中说唐朝姜晦,官拜吏部侍郎,却“眼不识字,手不解书”,把他执掌的铨选之任弄得一塌糊涂,甚至连高低优劣都分不清。

有些猪诗属于借题发挥,如元代戴良《豕图行》,写战后的北方边境,一头猪被追逐后逃脱,在草原难以觅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边疆士兵和百姓们的困苦。清代王廷绍《二母彘》,主要反映家庭养猪的辛劳。陈嵩庆的《承宫牧豕》,赞颂了牧猪郎承宫牧猪听经,勤学苦读,终于成材的精神。

最早写猪的诗,是晋代郭璞的《封赞》,主要是描述野猪

有物贪婪,号曰封豕。蒋食无餍,肆其残毁。羿乃饮羽,献帝效技。

这首四言诗,是作者在《尔雅》中描写上古时代“封”毁损庄稼的情形。诗中说,古时有一种动物,名叫封,即大猪,这种猪贪食不知饱足,肆意残毁庄稼。善射的羿贡献他的技能,射杀了那些封豕,保护了收成,效忠于帝。

唐代和尚寒山,有一首涉及猪的《无题》诗,宣传爱护群生的佛理

猪吃死人肉,人吃死猪肠。猪不嫌人臭,人反道猪香。

猪死抛水内,人死掘土藏。彼此莫相啖,莲花生沸汤。

这首诗主要是劝人不要杀生,弘扬佛家教义。诗中语言浅明如话,有鲜明的乐府民歌风格。、

五代时有个异人黄万祜,修道于黔南无人之境,累世常在,每二三十年出山一次,有时来到成都卖药,言人灾祸无不灵验蜀主王建曾迎他入宫,加以礼遇,后来他还是坚辞归山。他有一首诗与生肖猪大有关系

莫交牵动青猪足,动即炎不可扑。

鸷兽不欲两头黄,黄即其年天下哭。

这首七言歌谣,是作者向王建告辞归山时,题在所居房屋壁上的作品;词语隐晦,类似谶纬,以诗味而论,无可与言。开头说不要牵动青猪的脚,免得起火;后来到了前蜀永平五年(915),是个乙亥年,王建领兵东夺取秦、凤诸州,正在报捷之际,宫内忽然发生了火灾,诗中的话居然应验了。因为五行中“乙”属于青色的木,而“亥”的属相为猪。后三年即天汉二年(918),岁在戊寅,寅就是诗中的“鸷兽”,而“戊寅”的天干与纳音都属土,由于五行中的土是黄色,诗中的“两头黄”就影射于此,这一年王建去世,应验了诗中“天下哭”的结论。大家十分惊叹,作者的歌谣讲得简直不差毫发。

最有趣的猪诗,要算五代蜀时紫衣僧《蒸豚》一一

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蒸处已将蒸叶裹,热时兼用杏浆浇。

红鲜雅称金盘荐,香软真堪玉著挑。若把膻根来比并,膻根自合吃藤条。

这首七律,见于苏轼《仇池笔记》,作者是五代时期的蜀僧,名号不详。据说后唐王全斌平蜀时,曾到寺庙中求食。这个带点醉意的寺僧说,庙里只有蒸猪头,并无他食,随即取来供其食用,全斌吃得非常满意,便问和尚:你除了吃酒食肉以外,还会做啥?此僧居然回答:“能够做诗,请相公出题。”全斌觉得非常好笑,便指着盘子,命此僧作蒸猪头的诗,和尚略一思量,便一挥而就。全斌看了诗后大喜,得到像吃美味猪头一样的感觉,立即给此僧以“紫衣师”的称号。按西蜀禅宗僧人,往往打破种种戒律,追求终极真理,甚至呵佛骂祖。僧人照例不吃荤腥,但写这首七律的和尚不但吃猪肉,而且还是个美食家,诗中把蒸肉的色香味,描写得淋漓尽致。从选择猪种起,就显得十分考究;其调制方法,又新奇独特。蒸好的肉,要浇上杏浆,才装盘上席。像这样的美食,堪用金盘玉筷;其红鲜香软,足以使人垂涎三尺。尤其是尾联用“膻根”即羊肉来做对比,更显蒸豚之美,全诗形象、风趣,堪称佳作。

东坡先生苏轼,更是一位美食家,至今川菜系列中,就有不少打着“东坡”旗号的菜品,如“东坡肘子”等。苏轼有一首《煮猪头》,道出烹调要领

净洗锅,浅着水,深压柴头莫教起。黄豕贱如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有时自家打一碗,自饱自知君莫管。

这首杂言古诗,明白如话,是苏轼贬谪黄州时的戏作。此诗是苏轼贬到黄州作团练副使,心里郁闷,不以公事为虑,专门研究烹调技艺,如何煮猪头才好吃。诗中介绍的炖煮方法,强调火候和煨功,因为黄州人不大吃肉,所以不知道这种方法,致使那里肉价很低。作者常买猪肉回来,用四川老家的方法烹制,并作此诗以记。全诗反映出苏轼无官一身轻,乐得清闲的感觉。

金代文学家元好问(1190-1257)写的《驱猪行》,描述农民的困苦

沿山莳苗多费力,办与豪猪作粮食。草庵架空寻丈高,击版摇铃闹终夕。孤犬无猛噬,长箭不暗射。田夫睡中时叫号,不似驱猪似称屈。放教田鼠大于兔,任使飞嬗半天黑。害田争合到渠边,可是山中无橡木。长牙短啄食不休,过处一抹无禾头。天明垄亩见狼藉,妇子相看空泪流。旱水溢年年日,会计收成才什一。资身百倍粟豆中,儋石都能几钱直?儿童食糜须爱惜,此物群猪口中得,县吏即来销税籍!

这首古风,描写农民被野猪之类的灾害弄得苦不堪言。诗中说,山间农民辛勤地种出庄稼,却做了豪猪的食粮,想了很多办法消灭它,都无济于事。如架起高高的草棚,打板摇铃加上嚎叫来吓走它,用长箭射,用类犬咬,都不中用。眼看到田鼠长成兔子班大,更有蝗虫危害,黑压压一片天都遮去半边,受害的大片农田,一直延申到水渠旁,山中的橡胶叶都被它们吃光这些害兽的长牙短嘴,带来无休止的伤害。田里稻穗被砍头,一片狼藉,妻子儿女只得以泪洗脸。再加上旱涝年年有,收成只有十分之一。物价飞涨,度日艰难,人们告诫儿童们,不可浪费粮食,因为这些粮食都是从群猪之口下面抢回来的,还要满足那些县官人税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