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兔的科学家和院士

张钟俊

张钟俊(1915.9~1995.12),出生于浙江嘉善。自动控制学家。1980年5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80年代前后,根据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张钟俊提出了以大系统理论为指导,以微电脑应用为突破手段,形成分布式计算机控制和信息管理的“工业大系统”研究课题,他勾划了工业大系统的研究框架,论述了微电脑的基本控制作用,提出了计算机通讯、协调等一系列柔性生产新的研究方向。

由于张钟俊在培养科学技术接班人方面的突出成就,1988年他主持的博士点被评为全国的重点。1989年,以他主持的博士点工作业绩而写成的材料“培养高质量博士,推动学科建设获得了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1990年上海交通大学为他执教50周年举行庆祝会,表彰张钟俊为培养学科建设接班人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他谦虚地说:“我能够为祖国建设做些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交大的教育给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王晓东

美国国籍,生物学家。1963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91年获得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生物化学博士。现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所长。2004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王晓东主要贡献是在细胞凋亡研究中做出一系列开创性、突破性、引领性的成果。细胞凋亡是在发育,生理和病理过程中一种至关重要的生命现象,此前人们对凋亡的了解仅局限于细胞学和遗传学层面。在低等动物发现和凋亡相关的一些基因的有关工作曾获Nobel奖,但这些基因如何导致凋亡是不清楚的。他创造性地运用生物化学的知识和技术,揭示了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凋亡通路,首次发现并阐明了线粒体作为凋亡控制中心的分子机理,把细胞凋亡由线粒体的上游调节和下游执行通路连接起来;并彻底改变了一直以来对于线粒体提供能量和代谢场所的传统认识,也是对半个世纪以来认为细胞内主要的细胞器及其功能已被发现的最大颠覆。这不仅是细胞生物学中一个概念性的转变,对进化、发育等基本生命活动的认识,以及重大疾病如癌症和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生和治疗都有重大意义。当今对哺乳类细胞凋亡生化通路的认识大多数来自王晓东的实验室。

10年前王晓东在中国建立了崭新体制的北生所,近年来回国任全职所长。北生所肩负“出机制,出人才,出成果”的重任,是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实验田。他执行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员工任期合同制,由全球公开招聘。续聘和升职皆聘请国际小同行根据其在本领域的国际影响力进行匿名书面评估。实行阳光年薪制、研究生轮转制、重大科研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共享制、学术交流和学术批评常态制。北生所已成为中国生命科学成就最为突出的少数研究所之一,在多个领域里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如发现乙肝病毒受体,解决了中国普遍而又严重的乙肝疾病研究领域几十年未能解决的难题。十几位年青科学家通过国际同行评估,被国际同行誉为引领其领域的科学家。

顾翼东

顾翼东(1903年3月4日—1996年1月21日),出生于江苏苏州。无机化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

顾翼东先生早在20世纪20年代,即致力于化学教育与研究,执著钻研,孜孜以求,知识全面,基础雄厚,在70年的化学教育生涯中建树很多,培育了许多英才,为发展我国化学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先生热爱祖国、为人师表、德高望重、严谨治学,90高龄仍潜心于教学和科研中,表现了拳拳伏枥之志,是青年学者的榜样。顾翼东一生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勤奋工作。同时,还在许多学术团体中兼任学术委员和学会工作。1996年1月21日,顾翼东院士在上海逝世。

沈允钢

沈允钢(1927.12~),出生于浙江杭州。植物生理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高能态的发现及有关研究,获1979年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7年以后,他带领他的学生们从多种角度对光合机理进行研究。近几年来,他着重探讨光合机构的运转与调节,把光合作用的机理和生理研究进一步联系起来,力求既能在理论上深入,又能开拓通向农业等实际应用的途径。沈允钢曾历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光合作用室主任、植物生理研究所所长,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名誉理事长等职。他还曾任《中国科学》、《科学》等重要学术期刊的编委。

汪耕

汪耕,1927年10月出生,休宁县人。中国科?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电机设计和制造专家。上海电机厂副总工程师(副厂级),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1949年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1950年5月分配在上海电机厂工作,一直从事异步电机、同步电机,特别是汽轮发电机的设计、研究和制造工作。历任电机设计员、设计组长、主任设计师、设计科科长、副厂长兼副总工程师等职。1958年7月,担任该厂成立的世界第一台12兆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设计科研小组组长,组织并具体参加设计方案的制订和各关键部件的研制与创制。以后20多年中,长期主持50兆瓦、125兆瓦、300兆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的创制和完善设计工作,对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在我国较顺利地诞生与成长,起了重要作用。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70年代后,曾主持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310兆瓦3000转/分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厂项目设计组负责人的“80MVA交流脉冲发电机组的设计试制”项目,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撰有论文《秦山310MW核发电机研制初步小结兼谈600MW发电机国产化设想》、《美国西屋公司与上海电机厂联合开发的300MW水氢冷汽轮发电机》、《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的创制与发展》等。1986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颁发的“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证书”。1990年获英国剑桥国际人物传记中心颁发的“世界著名人士证书”,并被列为《国际有成就著名人士录》(1991)年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张翔

张翔美国国籍,光电学家。1963年12月生于中国南京市。1996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讲座教授、Ernest S. Kuh讲座教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纳米科学及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材料科学部主任等,中国南京大学人工微结构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任。2010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012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欧阳予

欧阳予,男,1927年7月出生,四川乐山人。194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工学院电机系,1957年在苏联获莫斯科动力学院技术科学博士学位。中共党员。历任二机部设计院核反应堆工程设计总工程师、二机部设计院副总工程师,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核电工程总工程师、副院长,中国核工程公司总工程师,秦山核电站总设计师,秦山核电公司第一副总经理,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工程总设计师,连云港核电站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被喻为“中国核电之父”。

王大珩

王大珩,应用光学家。原籍江苏苏州,1915年2月26日生于日本东京。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我国光学事业奠基人之一。为国防现代化研制各种大型光学观测设备有突出贡献为我国的光学事业及计量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50年代创办了中国科学院仪器馆,以后发展成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领导该所早期研制我国第一蜗光学玻璃、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激光器,并使它成为国际知名的从事应用光学和光学工程的研究开发基地。1986年和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联名,提出发展高技术的建议(“863”计划)。还与王淦昌联名倡议,促成了激光核聚变重大装备的建设。提倡并组织学部委员主动为国家重大科技问题进行专题咨询,颇有成效。1992年与其他五位学部委员倡议并促成中国工程院的成立。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何祚庥

何祚庥, 粒子物理、理论物理学家 1927年8月24日生于上海,籍贯安徽望江。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副所长。

主要从事粒子物理及各种应用性问题研究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对弱相互作用特别是捣(c)获问题作了深入研究,发现了一系列新的选择法则首次提出Chew-Mandelstam推导的方程有严重错误对层子模型进行了合作研究,并建立了一个复合粒子量子场论的新体系。在科学史、自然辩证法、哲学、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着重探讨了粒子物理研究中有关马列主义哲学问题。近年来,转向宇宙论、暗物质问题的研究,探讨了中微子质量问题、粒子的可分性、场的可分性、真空的物质性、宇宙有无开端、宇宙大0从何而来、量子力学的测量过程是否必须有主观介入等问题,澄清了对这些问题认识上的一些模糊观念。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赵东元

赵东元, 物理化学家。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1963年6月生于辽宁沈阳,籍贯河北卢龙。198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87年、1990年先后获该校硕士、博士学位。现任《科学通报》执行副主编。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介孔材料合成和合成机理的物理化学及其催化的研究。发明了SBA-15等介孔材料。采用三嵌段共聚物表面活性剂,通过调节嵌段共聚物的疏水和亲水的比例,合成了17种三维孔穴结构的、大孔径的、立方相的介孔分子筛。提出了单元分步组装机理,将无机介孔材料的合成扩展到有机组成体系。提出了“酸碱对”理论,合成了一系列介孔材料。提出了热处理和提高孔壁的交联度的方法,改进了介孔分子筛的水热稳定性和表面酸性。曾获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5年杜邦青年教授奖等多项奖励。

张首晟

张首晟美国国籍,物理学家。1963年2月生于上海。1987年获得美国石溪大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JG Jackson 与 CJ Wood讲座教授,清华大学量子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共同主任。2011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半个世纪以来,摩尔定律见证了人类信息技术发展的历程,但由于半导体技术逐渐逼近硅工艺尺寸的极限,能耗与散热等已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2006年,张首晟领导的研究团队针对这一重大技术问题提出了基于电子自旋的“量子自旋霍尔效应”。量子自旋霍尔效应是关于电子运动的一个新规律,即电子自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之间的规律。利用该规律可使电子有序地运动,从而大大降低能量耗散,并有可能研制出新的工作原理的计算机芯片,从而促进信息技术的进步。在此基础上,张首晟发展了能够实现这种新运动规律的一类新奇量子材料-拓扑绝缘体,是这个领域的开创者之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