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维苇名字分析
| 姓名 | 鲁维苇 | 综合得分 | 93 |
| 名字偏性 | 男 | 总笔画 | 30 |
| 同名人数 | 居中 | 推荐指数 | 90% |
| 名字解析 | |||
| 维字解析 | 苇字解析 | ||
| 拼音 | 结构 | 拼音 | 结构 |
| wéi | 左右 | wěi | 上下 |
| 部首 | 笔顺 | 部首 | 笔顺 |
| 纟 | 艹 | ||
| 声调 | 康熙笔画 | 声调 | 康熙笔画 |
| 2声 | 14 | 3声 | 15 |
| 繁体 | 异体 | 繁体 | 异体 |
| 維 | 葦 | ||
| 笔画 | 五行 | 笔画 | 五行 |
| 11 | 土 | 7 | 木 |
| 推荐指数 | 字性 | 推荐指数 | 字性 |
| 93 | 女 | 86 | 男 |
| 字义解析 | |||
| 思考,思维。该字多指人头脑聪明,思维敏捷,善于谋略,利于事业发展。 | 芦苇,在湿地中层层叠叠生长的草本植物。 | ||
| 鲁姓介绍 | |||
【释义】鲁、卤同音通用。甲骨文金文中的鲁字皆是上为鱼、下为盆。表示处置储存备用之义。鲁的本义是把鱼用卤盐腌晒后盛于鱼盆中储存。 【起源】出自姬姓,姬旦之后,以国为氏。周武王封其弟周公旦之子伯禽于鲁国(今山东曲阜)。鲁国从周公开始,到顷公传了三十多代,由于鲁国固守周的旧制度,春秋以后果然逐渐衰落了。到了战国(公元前256年),被楚国的考烈王灭掉。被迫迁居下邑(指国都以外的所属城邑)。其后代子孙以国名为姓,即鲁氏。 得姓始祖:姬旦(周公、周公旦) 始祖地:山东曲阜 郡望堂号:扶风、新蔡;三异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123位/约151万 宋朝百家姓排序:第97位 | |||
| 其他名字推荐 | 鲁鞠、鲁振菊、鲁汐妍、鲁乙墁、鲁江榕、鲁城智、鲁琇纹、鲁晓尼、鲁培裕、鲁冰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