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奇甫名字分析
| 姓名 | 霍奇甫 | 综合得分 | 95 | 
| 名字偏性 | 男 | 总笔画 | 31 | 
| 同名人数 | 多 | 推荐指数 | 86% | 
| 名字解析 | |||
| 奇字解析 | 甫字解析 | ||
| 拼音 | 结构 | 拼音 | 结构 | 
| qí,jī | 上下 | fǔ | 独体 | 
| 部首 | 笔顺 | 部首 | 笔顺 | 
| 大 | 用 | ||
| 声调 | 康熙笔画 | 声调 | 康熙笔画 | 
| 2声 | 8 | 3声 | 7 | 
| 繁体 | 异体 | 繁体 | 异体 | 
| 笔画 | 五行 | 笔画 | 五行 | 
| 8 | 木 | 7 | 水 | 
| 推荐指数 | 字性 | 推荐指数 | 字性 | 
| 94 | 女 | 78 | 男 | 
| 字义解析 | |||
| 奇特,惊奇。在姓名中多指人头脑聪慧,善于发现和思考问题,此字属文,有助于学业运势。 | 中国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 ||
| 霍姓介绍 | |||
【释义】霍的本义是群鸟在雨中突然起飞时发出的声音。甲骨文的霍字上部是雨,下部是三只飞鸟。三代表众多,是群鸟,早期霍人一定是以鸟为氏族原始的图腾崇拜,他们以春雨中成群结队飞翔喜悦的春燕的形态作为氏族的族徽,命名族名,最终形成国家,出现霍姓。图腾形象生动的展示了飞鸟在雨中的喜悦和安定。 【起源】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六子,周武王的弟弟叔处封于霍(今山西省霍县南),建立了霍国,人称霍叔。周成王时,霍叔随同管叔和蔡叔勾结武庚叛乱,失败后被废为庶人,由他的儿子继任霍君。霍国于公元前661年被晋献公灭掉。霍君的后人遂以国名为姓,称霍姓。 得姓始祖:姬叔处(霍叔) 始祖地:山西霍州 郡望堂号:霍州、河东、太原;蜀郡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154位/约100万 宋朝百家姓排序:第150位  | |||
| 其他名字推荐 | 霍烁超、霍竞玲、霍飞彰、霍婼宁、霍韬朔、霍菲科、霍丽园、霍春馥、霍河汛、霍蔼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