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罗阑名字分析
姓名 | 池罗阑 | 综合得分 | 88 |
名字偏性 | 男 | 总笔画 | 26 |
同名人数 | 居中 | 推荐指数 | 79% |
名字解析 | |||
罗字解析 | 阑字解析 | ||
拼音 | 结构 | 拼音 | 结构 |
luó | 上下 | lán | 半包围 |
部首 | 笔顺 | 部首 | 笔顺 |
罒 | 门 | ||
声调 | 康熙笔画 | 声调 | 康熙笔画 |
2声 | 20 | 2声 | 17 |
繁体 | 异体 | 繁体 | 异体 |
羅 | 闌 | ||
笔画 | 五行 | 笔画 | 五行 |
8 | 火 | 12 | 火 |
推荐指数 | 字性 | 推荐指数 | 字性 |
74 | 女 | 84 | 中性 |
字义解析 | |||
散布、罗列,在名字中多指星罗棋布,地域广阔、排列、分布之意。 | 阑珊。在名字中多指纵横交错,参差错落之意。 | ||
池姓介绍 | |||
【释义】池,积水的坑,也称水塘。池的本义是水道、沟渠。池,穿地通水,就是水道。后来引申护城河也称“城池”。 【起源】1、以居住地为氏。氏于地者,城、郭、园、池是也。古代城墙称作城或垣,城外护城河称之为池。有世居于护城河畔的人,便以池为姓。成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的就是用护城河的水去救火,水中的鱼因此遭殃。2、出自嬴姓,始成于战国时候的秦国。战国时,秦国有个王族名叫公子池,他是秦国的大司马。家族繁盛,后代以名为池氏。 得姓始祖:池(秦国司马公子) 始祖地:陕西商洛、咸阳、河南开封、西平 郡望堂号:西平、西河、陈留;同安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251位/约34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不详 | |||
其他名字推荐 | 池枚镌、池世局、池昕萌、池立绅、池绩源、池砚文、池擎雪、池俞好、池琬佩、池彤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