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衙惠名字分析
姓名 | 戈衙惠 | 综合得分 | 93 |
名字偏性 | 男 | 总笔画 | 29 |
同名人数 | 居中 | 推荐指数 | 82% |
名字解析 | |||
衙字解析 | 惠字解析 | ||
拼音 | 结构 | 拼音 | 结构 |
yá | 左中右 | huì | 上下 |
部首 | 笔顺 | 部首 | 笔顺 |
彳 | 心 | ||
声调 | 康熙笔画 | 声调 | 康熙笔画 |
2声 | 13 | 4声 | 12 |
繁体 | 异体 | 繁体 | 异体 |
笔画 | 五行 | 笔画 | 五行 |
13 | 土 | 12 | 水 |
推荐指数 | 字性 | 推荐指数 | 字性 |
65 | 男 | 98 | 女 |
字义解析 | |||
官署,衙门。用于人名喻指地位高,有权势。 | 恩惠,惠赠。在名字中多指益处,恩德,有利于广结善缘,得遇贵人帮扶。 | ||
戈姓介绍 | |||
【释义】戈,古代的一种兵器,长柄横刃,盛行于殷周。甲骨文的“戈”字就如一兵器状。“戈人”应是擅长制作此类兵器的氏族,也是为国戍边、使用戈卫国的将士及其后裔,他们以“戈”为氏族的原始图腾,加以崇拜,引以为荣,繁衍生息,最终形成“戈姓”。 【起源】出自夏朝东夷族的寒国,以国名为氏。伯明之子名浞,因属寒国人,故史称寒浞。他杀死后羿当了国君,篡夺了夏朝政权,自立为王,封他的一个儿子浇在过国,另一个儿子封在戈国(位于宋、郑之间),为夏王朝附庸国。后来,少康中兴,灭掉戈国。原戈国后代子孙遂以国名命姓,乃称戈氏。 得姓始祖:夏禹后裔 始祖地:河南杞县、太康、通许 郡望堂号:临海、景州;平允堂、平寇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334位/约14.4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不详 | |||
其他名字推荐 | 戈孟溥、戈闻姣、戈沿臻、戈嘉谦、戈磊海、戈洲杨、戈文书、戈舜标、戈芸橘、戈济勤 |